
美国格里森GRSL质量中心将快速齿轮检测功能引入车间现场,助力打造更高质量的齿轮 。
2018年,格里森(Gleason)硬精加工单元(Hard Finishing Cell,简称HFC)的问世,为汽车变速箱齿轮及电驱动系统(e-drives)齿轮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范式革新。
如今,首次实现了对每一个齿轮、每一个轮齿的100%在线检测——且不会影响齿轮硬精加工所需的高速生产节奏。同时,实时识别并修正可能导致齿轮产生不合格噪声的工况,也终于成为现实。
相比之下,齿轮制造商的传统检测方式则存在明显局限。在连续展成磨削等典型硬精加工作业中,通常仅在每个修整周期内或机床调试完成后检测1-2个工件。根据修整周期的不同,被检测工件数量仅占总产量的约5%。为保证近100%的可靠性,企业需通过统计评估来验证所生产齿轮的合格性。
典型的测量特性可通过高斯曲线(Gaussian bell curve)呈现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刻意缩小被测零件的公差范围,可确保以足够高的概率(通常>99.99994%)满足图纸规定的公差要求。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机器及过程能力研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作为常用依据的机器或过程能力值(cmk与cpk),通常需设定在1.67以上。
从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下的不合格率仅为每100万个工件中0.57个,但这也意味着,仅有约50%的图纸设计公差可作为实际制造公差使用。
而如今,随着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电驱动系统齿轮,受NVH等因素影响),公差范围日益收紧,这一现状进一步加剧。对于越来越多的齿轮制造商而言,这种高度依赖统计数据的检测方式已成为一项重大挑战。
咨询:135 2207 9385
GRSL:整合多类检测方法于单一平台
传统检测的另一大难题是:从取下零件进行检测到获取实际测量结果,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根据检测室容量不同,零件转运、等待及检测时间合计易达到30-45分钟。
检测完成后,还需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机床参数,而这些调整需由机床操作人员执行,又会额外耗费时间——在此期间,无论合格与否,齿轮仍在持续生产。
为解决这两大长期存在的痛点,格里森HFC单元集成了一项卓越的新型检测方案——GRSL(集成激光扫描的齿轮滚检系统,Gear Rolling System with Integrated Laser Scanning)。
该系统结合了双面啮合滚检与激光扫描技术,将多种检测方法整合到单一平台:
- 齿廓、齿向与齿距的光学检测;
- 齿距偏差(DOP)与齿厚检测;
- 双面啮合综合检测;
- 精密在线齿轮噪声分析。
所有检测过程仅需数秒即可完成,实现了对每个齿轮的100%检测,且无需牺牲宝贵的生产周期。
GRSL:不止于HFC,更可独立应用
幸运的是,GRSL的诸多优势并非仅局限于HFC单元。如今,随着独立式GRSL质量中心的推出,任何制造商都能满足100%检测的需求,同时大幅缩短各类高精度、低噪声要求圆柱齿轮的硬精加工与检测时间。
此外,GRSL质量中心具备“车间适应性”设计,可直接安装在生产车间内、靠近零件加工机床的位置。借助集成的协作机器人(cobot)上料机,一台独立式GRSL即可取代传统耗时费力的检测流程——传统流程通常需多台检测设备(分析型检测系统、滚检仪、DOP量规)、专业操作人员,且需在多个检测工位间转运零件。
相比之下,这一单一GRSL平台可一站式完成所有检测任务,且耗时仅为传统方式的一小部分,具体包括:
- 工件所有轮齿的齿距、齿向与齿廓光学检测;
- 双面啮合滚检(含齿面损伤检测、双面啮合总偏差、双面啮合工作误差、功能跳动、齿向偏差(DOB)测量、平均齿厚等)。
最重要的是,检测结果可实时获取,并通过连续闭环反馈至生产机床,从而实时进行必要调整——无需像传统方法那样等待数分钟甚至数小时才能拿到检测结果。
通过对多达100%的零件进行检测,制造商可实时监控趋势,在零件超出公差前提前采取预防性调整措施,甚至能预判工件装配到变速箱后是否可能产生噪声问题。
噪声分析:精准定位噪声根源
随着电动汽车(EV)的普及,降低乃至消除齿轮噪声已成为齿轮设计师的首要目标。相关研究仍在持续,但目前尚无单一、简单的解决方案——齿轮噪声的成因复杂多样。当出现齿轮噪声问题时,生产商往往仅聚焦于制造过程,然而这并非总能找到根本原因。
要让齿轮系统实现静音运行,首先需根据齿轮箱实际工作中的载荷特性进行合理设计。基于理想工况的齿轮设计,已无法准确预判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静音效果。
更可靠的方法是采用承载齿面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该方法会综合考虑真实的齿轮几何形状、实际载荷及变速箱部件的变形。
即便设计完美的齿轮,也可能因制造误差产生一种名为“幽灵噪声”(ghost noise)的噪声问题。因此,具备能够检测潜在噪声问题、区分“制造根源”与“设计根源”的分析工具至关重要——而GRSL质量中心在这一方面表现卓越。
与传统检测方法(及其在排查噪声根源(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相关)时的应用)相比,GRSL的优势可谓“天差地别”。激光扫描可获取海量的全面数据,远超齿廓、齿向、齿距、跳动、尺寸等标准齿轮特性参数——且耗时仅为传统方法的一小部分。
通过深入了解所有轮齿的齿廓与齿向特性,可开展高级波纹度分析(advanced waviness analysis),进而完成齿轮表面形貌的阶次分析(order analysis)及对应振幅评估。
如今,借助该技术可检测出“幽灵阶次”(ghost orders)等潜在噪声问题——这类问题与齿轮的啮合谐波无关,通常由制造过程或相关生产设备产生的微小不规则偏差导致。
一旦“幽灵阶次”的振幅超过特定阈值,就会引发噪声问题。而通过高级波纹度分析及对多达100%齿轮的检测,制造商可在零件装配到变速箱前筛选出存在隐患的关键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