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六天,全天候: 在德国波因(Poing),两台哈默加工中心 C 650 U 为佳能生产印刷公司加工精密零部件。
五轴机床采用 HS flex heavy 自动化搬运系统,将黑夜变成了白天,实现了由全自动系列化生产取代人工加工单个零件。
佳能生产印刷公司
如果你曾经读过一本书、收到过一张发票或购买过一张彩票,你可能已经亲手触摸过来自波因(Poing)的产品。在这个位于德国慕尼黑郊外的小镇上,生产出来的机器在全球各地的印刷厂中都表现出色。
这里也是佳能生产印刷公司的一家工厂所在地,约 1000 名员工在这里为各行各业生产数字印刷解决方案。产品系列主要包括高速数字打印机,这些设备专为高产量和高速运行而设计,从而确保最大的生产效率。除生产外,该工厂还设有高速供纸打印系统的创新与技术中心。
佳能生产印刷业务是总部位于东京的佳能集团旗下的一员,该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了约 17 万名员工,并在 2024 年实现了 4.5 万亿日元(约合 273 亿欧元)的营业额。
佳能生产印刷的业务源自荷兰Océ公司,该公司在 1877 年于荷兰的 Venlo 成立,多年来,该公司从生产黄油染色剂和蓝图纸的制造商,转型为一家专注于普通纸张复印技术的专业公司。佳能在 2010 年收购了Océ公司,并成为数字生产打印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领导者,自 2020 年起,这个佳能的业务部门以佳能生产印刷公司(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之名运营。
佳能生产印刷公司的宗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打印解决方案,确保卓越的色彩准确性和图像质量,同时通过合适的工作流程软件应用优化打印流程,从而帮助客户节省时间和成本。“我们的产品以高效和卓越为特点,”公司的采购客户经理米歇尔·德提施(Michel Detische)解释道,“而这也是我们对自身生产制造的期望。
这就是为什么这家公司对哈默的五轴加工中心情有独钟。两台配备了很强的适应性的搬运系统 HS flex heavy 的 C 650 U 机床,可以加工铝、钢和不锈钢材料——从单个零件的原型制造到批量型生产。
“这些机床的精密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非常出色,”弗洛里安·诺伊迈尔(Florian Neumair)表示。作为铣削部门的团队负责人,他积累了丰富的加工中心使用经验,现在负责 CAM 编程。
制造部高级总监拉尔斯·约尔根斯博士(Dr Lars J?rgens)补充道:“对于我们而言,机床与适配的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必须紧凑,且在生产车间占用最小空间,这一点至关重要。”
全方位令人信服
“我们于 2021 年开始使用第一台配了自动化的 C 650 U 设备,”拉尔斯·约尔根斯博士回忆道。当时,该公司仍在使用另一家制造商的铣削中心,但该设备已使用了 20 年。“工作台可旋转 180 度,这意味着合格的员工可以在主时间内并行夹紧下一个工件,”他回忆道。
“毋庸置疑,这距离实现第三班次无人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全面的基准测试,佳能生产印刷公司确定了哪款系统最能满足其对精度和自动化的特定要求。“例如,我们提前比较了安装面积、刀具和托盘存储,当然还有成本。
显然,哈默的产品是最佳选择,”米歇尔·德提施补充道。
同型双机,最大灵活性
C 650 U 机床已连续四年用于加工原型件和批量零件。得益于配备 15 个工位的搬运系统和额外配备的 ZM 216 附加刀库(含 216 把刀具),佳能实现了每周六天、全天候的生产。“尽管如此,产能仍然明显不足,因此我们在 2024 年订购了下一套系统,”拉尔斯·约尔根斯博士解释道,“当时我们不得不应对多个交货期限,并在其他机床上加工工件;而这些任务在哈默的机床上会高效得多。”
今年 5 月交付的第二台 C 650 U 同样配备了适配的搬运系统 HS flex heavy,并拥有与现有机床相同的配置。“我们刻意选择相同的系统,因为这能确保订单处理的最大灵活性,且员工可从一开始就熟练操作新的哈默机床,”拉尔斯·约尔根斯博士解释道。
“我们可以在两台机床上生产工件,无需任何调整。”两台加工中心之间只有一个微小差异:新机型属于 G2 系列——即该成熟产品线的第二代产品。
▲ 无论是 1 件还是 100 件——佳能生产印刷公司可以使用他们的两台 C 650 U 对客户的所有要求灵活地作出响应。
咨询:135 2207 9385
设定了基准
HIMS 工具(哈默信息管理软件)可以实时监控机床状态,甚至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现。HACS(哈默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一款智能自动化软件解决方案,不仅能提前计算运行时间和刀具使用情况,还能动态地调整加工顺序计划。
G2 系列的标配控制系统为海德汉的 TNC7,相较于之前的 TNC 640 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哈默通过丰富的附加功能简化了编程和操作流程。“如今的控制系统操作起来更加像电脑,例如,我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或使用标签页,” 弗洛里安·诺伊迈尔激动地说道。
新一代的机床依赖于集成式能源回收系统和高效伺服驱动器,用户可享受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可持续性。电子系统、传感器技术及能效的全面升级,为生产力的提升带来了重大突破。
面向未来
第二台 C 650 U 自今年 6 月起投入运行。“安装和调试过程一如既往地顺利,仅用了四天便完成了机床的调试,并投入运行,”制造部高级总监表示。“我们的员工接受了哈默公司简短的培训,随后便开始生产首批零部件,”欣喜的拉尔斯·约尔根斯博士说道。